給初學者的自學日文指南

本篇主要撰寫給剛入門日文,正在尋找方向的初學者。
一、熟悉日文的基礎
要學習日文,要先將最基礎的五十音、濁音、拗音、促音等等基本的發音概念以及熟悉平假名、片假名。
這跟我們剛學習中文時,也是從注音符號開始的道理相同,日文中所有的音都是以五十音當作基礎來做變化,可以說學會了五十音(加上拗音濁音等變化)就可以念所有的日文單字,不需要另外學習彈舌音、捲舌音、連音等複雜的技巧。
二、學習日文發音的慣例
什麼是慣例呢?在遇到特定的字(例如:あ段音加あ),我們會將這個字當作常音,而非念兩次。或者在遇到促音時要做停頓等等。
熟悉日文發音的慣例之後,接下來遇到的詞彙,我們要當作一組字來念而非一個字來念。
如:わたしは学生です 我是學生
許多初學者在剛開始會唸成 わ。た。し。は。学。生。で。す 雖然發音正確,但聽起來就像機器人在說話,所以初期應該將斷字分清楚,也比較容易明白在文法中每個詞代表的意義。
三、進入文法
一般的初學者在進入文法時,會先遇到名詞句。名詞句的變化簡單,但是遇到形容詞及形容動詞時,往往會在變化上卡關。
例如:い形容詞及形容動詞的變化常常搞混,過去式的變化混用。這些在初期沒有建立正確的觀念,後面很容易養成習慣。
再來許多教材在初期教學時,為了簡略會一律使用敬語,所以久而久之讓初學者產生「所有的句子都是ます、です、あります」結尾的錯覺。
四、動詞大魔王
動詞變化是初學者學習時最容易放棄的難關,因為日文當中的動詞,變化相當複雜,不但會因為五段動詞、上下一段動詞、特殊動詞的不同而有不同變化之外,再加上敬語、常語、過去式、現在式等等,變化多達 10 幾種。用一般死背的記法是完全行不通的。
要掌握動詞變化的秘訣是思考,在網路已經有許多整理好的資源,並且說明得相當詳細,每個動詞該如何變化,也都已經整理成表格。而最重要的在於:
自己動手寫一次
為什麼那麼強調動手寫呢?因為光是用眼睛看,大腦的速度可能還來不及反應,這時如果操之過急,就會擅自以為自己已經理解了。
這個階段,我建議把學習到的動詞,用自己的方式寫出各種變化。例如:肯定句 → 寫出敬語、常語 過去式 → 寫出敬語、常語
其實上述的形容詞、形容動詞都可以使用這種方式學習,只是複雜度還沒有那麼高,只要多花一點心思記起來就可以了。
五、背單字
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背單字真的很重要!到了後期將基礎文法學習完畢之後,你會發現之後的文法幾乎都是這些文法層層疊加上去而已。
而日文當中,又有幾個令人頭痛的單字類型:熟語+複合式動詞+擬態語+狀聲詞。這幾個類型的單字除了教科書上相當少見外,市面上也少有單字本是針對這些類型的單字下手,除了平常的背單字之外,更重要的就是累積閱讀量。
另外,背單字也是有技巧的,相當推薦這一篇。作者用四年自學日文到通過日檢 N1,裡頭不是那種速成教學,而是如何按部就班來累積實力的心法。
文中提到的 Anki 也是個相當好用的背單字應用程式。
六、創造日文環境
多數的我們可能因為經濟因素無法到日本留學或交換,要如何在台灣創造學習日文的環境呢?
首先,可以透過網路來找找有沒有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,或是在 PTT 上 PO 文徵求語言交換等等,都是不錯的方法。也可以透過看日劇、動漫等等的方式鍛練聽力(記得一定要關掉字幕)。
比較喜歡聽的朋友,可以使用 Podcast 來收聽自己喜歡的廣播節目。
七、保持闕疑
何謂闕疑?簡單來說就是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先暫時擱置一下,然後繼續往前。
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,在寫某個數學習題的時候,明明之前想了很久都不知道如何解答,現在卻突然就會解了。剛學二元聯立方程式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困難,但隨著時間流逝慢慢變得上手。這不是運氣或是靈光一閃,而是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累積的知識已經足以應付這道題目了。
剛開始學習日文時,我們常常想要努力搞懂某個文法或概念,卻發現怎麼想都想不通。像是は與が的分別、くれる與もらう的分別等等,這時候可以先將這個疑問放在心中,繼續學習,當累積夠多的經驗時,自然而然會理解這些文法以及概念。
結論
許多語感的累積,不是光靠文法就能夠搞定,而是長年下來累積的閱讀量所造成的。
累積起來的單字量及語感不會騙你,但是如何有效率的學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或許你起步比較晚,但是只要掌握方法後,學習日文也可以變得很有效率,而日文在文法當中又算是相當規則的一門語言,且台灣天生的漢字加成,更是讓我們在學習門檻上又少了許多功夫。
好日文,不學嗎?
最後,如果有任何建議以及回饋,都歡迎各位讀者到八百屋的 IG 或粉絲專頁上發問,或是填寫八百屋的回饋表單,讓我們更了解你們的需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