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職場文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終身雇用制度(しゅうしんこようせいど)、派遣制度(はけんせいど),還有一大堆的眉眉角角必須注意,像是配合上司應酬、離開前要說「辛苦了」......,原則上就是要讓自己無痕地融入群體。
去年也有一些關於職場的日劇,像是《月薪嬌妻(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)》、《校對女王》、《重版出來》......,畢竟人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職場上生存,如何在職場上好好地活下去也蠻重要的。反過來思考,我們真的有必要為了公司妥協那麼多嗎?
這篇文章比較了在美國跟日本的職場文化,當中提到:
- 美國職場的決策速度比較快,下放給員工的權力較多;日本職場的決策速度比較慢,需要層層上報。
- 美國職場的階層比較平扁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跟角色;日本職場則是要求不要太過突兀,一切都悉聽上司發落
- 美國職場比較勇於接受挑戰,日本人則會因為害怕風險而不敢給太過肯定的承諾。
- 美國職場重視多樣性,比較容易接納員工;日本的大企業組成比較單一,也比較保守,要懂得空気を読む。
- 美國的退休金制度為 401k,日本的退休金制度大多由公司全額負擔。這大概也是日本人不怎麼換工作的原因之一,也有一些公司想要節省成本而採用派遣員工。
台灣跟日本共通點,就是生育率低,老年人口太多,年金制度很容易崩盤,就算退休後還幸運領得到退休金,也會因為通貨膨脹而無法保值。
當然近幾年來因為觀念逐漸開放,也有比較多公司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嚴謹了,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們願意分享一下經驗的。
學日文被我分成幾個階段:
跟五十音奮鬥 → 跟動詞變化奮鬥 → 跟助詞奮鬥 → 跟常體、敬體奮鬥 → 跟單字奮鬥 → 跟擬態語、副詞奮鬥。
如果你是還卡在五十音的初學者,誠心建議這本書!
這本書超有趣的,利用老生常談的圖像記憶法,不過搭配生動的插圖跟排版設計,整本書都變得很活潑。
不是強行亂湊圖像,每張圖都做得很用心,甚至會讓你莞爾一笑。
像是 ひ,作者將它比喻為小雞雞,看你還敢不敢忘掉。
價格的確有點難下手,不過體恤一下辛苦的設計師,趕快手刀購入吧!最重要的,買了要記得看,不然永遠背不起來。
大家的五十音都是怎麼背起來的呢?
創刊號雜談
學英文的線上資源很多,平台也相對完整,
voicetube、希平方、tutorABC 都是不錯的學習管道,有大量的影片可以學習,在網路上用心搜尋,也能夠找到不錯的資源。
不過在學習日文的資源相對較少,多數都是從部落格上、FB 社團上而來的片段資訊。像是音速學習日語、王可樂的日語教室等等,仍然是以傳統的線下教學或是買書自學居多。
然而,這些片段的資訊散佈在網路的各個角落,不僅統整困難之外,初學者在茫茫大海中也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。
做 email marketing platform 的服務並不少,但如何搜集 email 是個難題,普通的 google form,如果沒有夠
強烈的動機,大家想必是不會動手填寫的。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丟個內容給各位,再讓大家決定是否訂閱。
有鑑於此,我和一位朋友成立了日語八百屋。
將這些散佈的片段資訊統整在一份週刊裡頭,供大家學習、參考。
我們的目標很單純:
「致力於滿足日文、日本、日劇愛好者們的求知慾以及資訊焦慮症。
幫助減少學習阻礙、資訊不對稱、增加日本文化知識,內容涵蓋了日語學習、日本旅行、日本文化、動漫、語言學習技巧等等。專門為在台灣的日文學習者們設計。」
我們決定搜集一些我們覺得有趣、實用的文章,不侷限在文法、單字、日文學習的範圍上,而是盡量由多面向的方式更深入日文這個語言。
雖然不一定能對學習有顯著的幫助,但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方式,不僅擴展自身對日文的理解之外,也順便了解日本文化。
因此,涵蓋的範圍很廣,有關於日本文化的,都可以是本週刊的素材之一。不過,如果你是以檢定、單字量為目標的讀者,那麼誠心地建議還是乖乖買本檢定書寫試題會比較快。
這是興趣使然而成立的週刊,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關閉。不過我們會盡可能地搜集文章,整理筆記,在行有餘力之時繼續經營下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