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本的時候,大家仔細觀察一下,在門前常常會看到像是圖片中用鹽巴堆成的小山。這代表什麼意思呢?其實是為了驅邪用的,稱作盛り塩,由來主要有兩個說法,一是從葬禮的習俗中演變而來的,二是中國引入的。
京都有許多寺院與神社,想當然在京都一定發生許多故事,其實從平安時代開始,京都就時常受戰火波及。因此京都裏頭也有許多駭人聽聞的歷史故事。
例如我們這次去的比叡山,其實在戰國時代時,比叡山是許多高僧的住所,當時的延曆寺有許多重裝僧兵,許多人都不敢得罪。
所以信長對朝倉義景與淺井長政展開攻擊時,朝倉義景與淺井長政跑去比叡山避難,當時信長要求比叡山眾僧們保持中立,但比叡山僧眾與朝倉氏的關係友好,當然拒絕了織田信長的請求。也因此在一年後促成了火燒延曆寺。
我們踏過的山路,或許就是某個被大火吞噬的冤魂。
火の用心
火的用心,從中文直翻看起來很奇怪。不過其實就是小心火燭的意思,在山路或森林中常常會見到這類的標誌。
暖暖包
如果有去搭過日本的地下鐵或是 JR,一定會發現他們的廣播實在多到令人受不了的地步,就怕你聽不到一樣。在車內主要有幾種廣播:
- 即將到站的廣播
- 在列車上注意事項的廣播
- 到站後的廣播
- 等候列車的廣播
尤其是因為每句都要再用敬語潤飾的關係,所以就變得落落長了。像是お忘れ物をなさいませんようご注意ください。不過有時候車內廣播也是相當重要的資訊,例如在哪個月台停靠,換車資訊、電車延誤等等都會一併廣播。
在公車要開動時也常常聽到司機會說「動きます」或是「発車します」等等來提醒乘客,這種貼心是好是壞呢?或許是件值得思考的事。

這次到京都郊區走走,來到了偏遠的伊根,要先搭乘 JR 到天橋立,再轉乘公車 1 小時左右才能到達伊根。雖然很遠,不過看到舟屋和四周的風景覺得一切都很值得。
下次去京都的話,除了市區外的景點,也可以試著到郊區走走唷!不過要到那麼遠的地方遊玩,除了自駕之外,可以考慮購買關西廣域周遊券,光是來回加上搭乘はるか到關西機場的票價,就已經回本很多囉,這可是外國觀光客才有的優惠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