餡蜜是種日本特有的甜點,是用寒天、紅豆餡、白玉(類似湯圓的東西?),最後淋上黑蜜或白蜜而成的甜點。紅豆餡的甜與蜜搭配寒天吃起來相當順口,而且我們當天吃的餡蜜還有加上一些當地水果。通常點這道甜點時店員會詢問要用黑蜜還是白蜜,黑蜜是用黑糖熬煮,而白蜜是用蔗糖熬煮,兩者的風味不同。不過我們沒有甘太郎那麼大的胃,黑蜜跟白蜜都來一份。
如果有機會到日本旅遊的話,請務必試試看這款特別的日式甜點唷!
本篇文章感謝 @yueeh 提供。
下個月就是日本的「黃金週」(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,GW)了,面對即將而來的數天連休假期,日本旅行業協會在近日公佈了「2018 年黃金週旅遊動向調查」,其中海外國家(就是台灣!)第一名獲得了「安全、C/P值高,女性結伴及家族旅行人氣選擇」這樣的好評。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國家上榜吧!
順便複習一下各個地名的日文吧:
1. 台灣:安全で近く手頃感が女性グループや家族旅行を中心に人気
2. ハワイ(夏威夷):昨年に引き続き世代を問わずあらゆる層に人気
從去年開始不管是哪個年齡層都很有人氣
3. タイ(泰國):近場の旅行先として安定的していて人気
4. シンガポール:新加坡
5. 香港(ほんこん)
6. ベトナム:越南
7. 韓国(かんこく)
8. イタリア:義大利
9. グアム:關島
10. フランス:法國
11. アメリカ
日本人常將新人、新手、資淺的員工稱作「新米」,由來是什麼呢?
這篇文章說明了新米可能的由來,當時的奉公人會穿上名為「前掛け」的服裝,而新來的就會穿上新的「新前掛け」的服裝,因為和「新米」的發音類似所以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通用詞彙。也有說法是因為稻米的純白就像新人一樣。
在這篇文章的開頭中提到:
一般認為,日本是個區分建前(場面話)和本音(真心話)的國家。可是,外國人很難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,這樣的文化時常令人詬病。
因為是文化所形成的性格,所以我們很難評論這到底是對或錯。這點也很明顯地反映在日文本身,像是丁寧語、常體、尊敬語等,都是區分本音、建前的方式之一。
為了要達到日本社會的要求,許多日本人小時候都被要求不要造成別人麻煩,對別人要有禮貌,但如果出現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規則,難免就會出現本音與建前的差別。
有時我並不喜歡日本人用敬語跟我說話,。一方面句子變得落落長之外,還多了一份距離感,但又好像怕冒犯到別人一樣,所以逼不得已只好用敬語。
不過,如果大家都想好好了解對方到底在想什麼的話,何不直截了當的說呢?
很佩服日本人的毅力,第一攤要應付的事情就已經夠多了,竟然還能夠約下一攤,甚至還有三次會。
在日本聚會,如果有上司、長輩或是不討喜的人物在場的話,通常在座的人都不會喝太多酒,以免自己講出什麼不得了的事出來。聚會結束後,上司們也會很識相地回家,讓其他人可以繼續續攤,而這時候可能又會依照交情不同分成不同的組別。
到了二次會,他們就會比較認真地喝酒,並且慢慢吐露自己的真心話,也不用顧慮什麼上司長輩的了。
這樣一趟下來,交際應酬的時間大概也要 4 ~ 5 個小時,再加上兩次、三次的餐費,看起來還挺可觀的啊!在日本生活的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感受到了呢?
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二次會的準備技巧,希望大家都可以無痛接軌日本的飲酒文化!
這是報導者的一篇專題文章,主要描寫了日本目前的外籍勞工現況。文中提到,因為日本高齡少子化的原因,勞動力正大幅降低中,為了填補這個龐大的空缺,外籍的勞動力不可或缺。這樣的現況很容易在日本看見,例如到超商買東西時,有很大的比例會看到外國人店員說著帶點口音的日文結帳。
但這些人通常不是勞動者,而是為了來日本留學、實習、研修,也就造成了這種定位模糊的窘境。最後文中也提到,如果要打破這種困境,乾脆不要用各種奇怪的名義來掩飾「勞動」,而是直接設計更完善的制度讓外國人能更安心地在日本工作。
在日本工作需要相關的簽證,除了打工度假簽證外,也可以透過留學簽證、或是工作簽證(必須有相對應的專業技能),文中提到,因為日本目前對留學生打工的限制較低,所以許多外國人為了在日本工作,直接繳一筆錢報名日本語學校。
這篇文章雖然是講日本當前的現況,不過台灣也逐漸面臨勞動力不足的情形,要如何面對勞動力不足的困境?或許可以參考日本的現況也說不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