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 SK-II 開始了一連串的素顏廣告,主要是想宣傳他們的保養品讓藝人們能夠用素顏來面對鏡頭。
先不管是不是真的,皮膚好也要顏值加成才算加分啊!
富士搖滾音樂祭,是日本的搖滾音樂祭先驅,到現在已經舉辦了 20 多年,已經變成了國際級的音樂盛事,最初地點在富士山附近舉辦,不過現在已經不在附近了,而是在新瀉一帶(差很遠!)
今年八百屋沒有機會去,不過如果明年沒有特別的預定的話也想要現場體驗看看 fuji rock。大家如果要上班的話,就...邊上班邊看直播吧(笑)
話說我好想體驗看看他們的グルメート,感覺食物相當吸引人啊
歡迎喜歡音樂的讀者們傳個照片讓八百屋聞香一下喲!
為什麼日本的七夕稱作「タナバタ」呢?這篇文章有介紹,基本上牛郎織女的故事和我們一般聽到的相同。而因為織女總是用一個有棚架的織布機織布,所以逐漸演變成「棚バタ」
日本的七夕和台灣不同,是期望像織女一樣,可以變得很會織布而祭拜。不過後來不只是織布,而是其他技能也要變得精熟,所以會用短冊之類的許願方式掛在竹子上。
這部電影很好看,不過看完預告以及片名(還有導演),大概也會知道劇情一定會相當沈重。
關於劇情的部分我就不著墨太多了,是在描述 6 位人生殘缺的人聚在一起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故事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目的而聚在一起,仰賴著婆婆的年金維生,為了補貼家用而開始在商店偷東西,某天撿到一位被家暴的女孩,逐漸踏上遲早會分崩離析的過程。
日文的標題是「万引き家族」,雖然可以直翻為小偷,但又跟日文中的「泥棒」有點差別。万引き如同字面上的意思,將很多東西拿走,後來引申為順手牽羊,在商店裡頭的竊盜等等。
其實看完後有讓我聯想到石田衣良的小說,筆下都是人生有殘缺,社會中的邊緣人,不過沒有像是之裕和那樣那麼濃厚的日常生活感。
很多事情幾乎都是靠錢才能解決的問題,也才造就大家感情雖然和睦,卻還是為了錢四處奔波,讓我想起了筆劍浮世繪 — 一盤之間的貧富差距。有空可以到電影院感受看看。
只不過生了小孩,就有資格當母親嗎?
産んだから、親なの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