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天皇即將在今年退位了,持續 30 多年的平成也即將告一段落。這代表年號也即將改變,對日本人來說可是一件大事,因為比起西元年,日本人更常使用的是天皇年號。如文章提到的合約、病歷等等,都是使用天皇年號。如果是工程師的話,處理日期可能還要多花一點功夫也說不定。
不過,日本的天皇到底在做什麼呢?除了代表著年號之外,天皇被日本憲法規定不可以干政。
依照《日本國憲法》,現今日本天皇的主要職責是任命內閣總理大臣(首相),批准法律、政令及條約,召集國會,批准國務大臣的任免,出席禮儀性的外交事務活動和國家儀典等。 - 取自維基百科
台湾コンセンサス

這是蔡英文總統在習近平主席於 1/2 發表演講時做出的回應,還作出了各國語言的版本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語的版本吧!
首先這邊的「受け入れません」,是不接受的意思,也可以用「納得できない」、「無理です(這個比較不正式一點)」來替換。
再來是強く反対しています的強く,形容詞當作副詞修飾動詞使用時,將結尾的い去掉再加上く。
最後則是「コンセンサス」是直接從英文的「consensus」而來,也就是「共識」的意思。
これは台湾コンセンサス!
ウィスキーボンボン
我很喜歡吃威士忌巧克力,覺得威士忌跟巧克力的味道根本就是絕配。雖然跟日文的關連性也只剩下單字而已,不過大家知道這個 ボンボン 的含義嗎?ボンボン這個字泛指圖中的巧克力,至於為什麼叫 ボンボン,是源自於法文的 bonbon,有「good」的意思。大概是因為巧克力吃起來會令人感覺 goodgood 吧。
お茶を濁す
字面上的意思是把茶弄得混濁。在茶道當中,如果有人不懂茶道的話,會把茶故意弄得混濁,讓其他人覺得好像很厲害,很懂茶的感覺。
後來引申為閃爍其詞、話說的不清不楚的意思。下次如果遇到日本朋友跟你打官腔的話,或許可以試試看說一句:「お茶を濁すな!(少在那給我裝傻)」,以免敬語說太久被人欺負。

在日文當中(或者說每個語言當中),或多或少都有幾個名字跟物品完全搭不上邊,但好像又可以湊在一起的單字。像是這次要介紹的「梵天」,大家先來猜猜看他是什麼。
嗯...,是掏耳棒嗎?
不是,是後面那個圓圓的棉球。
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覺得挺神奇的,會什麼一個小圓球會命名成一個印度佛祖的名字呢?最有力的說法是,有一種叫做「梵天袈裟」的服裝前面那一串的形狀跟棉球很類似,所以就被命名為梵天了。就算這真的是語源好了,感覺還是很莫名其妙吧!但仔細想想,語言當中本來就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存在,像是為什麼一個「東」一個「西」,組合起來就變成東西,衍伸出完全不一樣的意思。這就是語言有趣的地方!